演講中深刻的哲理
所謂哲理是人們對事物和人生高度概括的總和,它比一般性的道理更為深刻,凝練,更有說服力。演講既要以向聽眾表情達(dá)意,闡述道理為目的,就要在以情動人的同時,做到以理服人,特別要對一般性的說法加工、錘煉,使之成為帶著理性的格言、警句,從而使你的演講更生動、凝練、意趣盎然,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說事例是演講的血肉,感情是演講的神經(jīng),那么哲理就是演講的靈魂。演講的質(zhì)量高低、價值大小、作用強(qiáng)弱,很大程度上要看演講所釋放的"理"能否釋疑解惑,催人奮進(jìn)。
表達(dá)哲理的方法:
1.用精辟的警句。警句不僅有思想性,有節(jié)奏感,有旋律美,而且能給人豐富的精神享受,給人美的啟迪。
2.用雋永的詩句。詩句能提高演講格調(diào),增加藝術(shù)韻味,使演講意境升華至詩意與哲理的飽和點,意味綿長,耐人深思。如李商隱的"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就被大家多次引用。
3.強(qiáng)烈的感召力。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一生致力國民革命,他過人的演講口才享譽*、享譽日本,享譽世界,奠定了不可動搖的革命地位。上個世紀(jì)八九十年代,李燕杰、彭一清、蔡朝東等演講家精彩的鼓動演講,給多少人以勇氣和力量,使沉淪者奮起、萎靡者振作、糊涂者清醒,使多少人情緒高昂、激情滿懷,重新燃起心中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