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安排的昭示中實現(xiàn)雙贏
在*式管理中,存在著濃厚的太極思維,諸葛亮作為一個被神話了的人物,更善于利用太極思維將拐點的作用發(fā)揮到精妙之處,通過特殊安排實現(xiàn)欲擒故縱的效果。其中對法正的教育就說明,拐點可以在管理中靈活運用。
法正字孝直,原是蜀中賢士,從邀請劉備入川開始,到劉備在兩川站穩(wěn)腳跟,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使劉備集團取得了與曹操、孫權抗衡的實力。所以劉備自領益州牧之后,即拜法正為蜀郡太守。此時的諸葛亮開始為蜀國的長治久安進行制度上的設計,并開始了奠基性的工作。面對當年的隆中對基本變?yōu)楝F(xiàn)實,諸葛亮當然明白除舊布新的意義,他雖然沒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俗念,卻十分清楚令行禁止的重要,嚴格執(zhí)行新頒布的一系列法令,令蜀人震撼。這時候有人舉報蜀郡太守法正徇私枉法,說他自恃有功,為所欲為,“凡平日一餐之德,睚毗之怨,無不報復”,以個人恩怨代替法度。按照常規(guī),諸葛亮一定會嚴懲不貸,但是他卻裝作不知道。
諸葛亮身邊的人看不過去,建議孔明至少要教訓這位蜀郡太守一番:“孝直太橫,宜稍斥之?!笨酌鲹u搖頭,說出了對此沒有加以處理的原因:“昔主公困守荊州,北畏曹操,東憚孫權,賴孝直為之輔翼,遂翻然翱翔,不可復制。今奈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耶?”法正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非常慚愧,亦深知諸葛亮對自己的器重,感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于是便改正了過去的做法。此人在以后收取漢中, 在對法正恣意妄為的處置上,諸葛亮的管理方略就出現(xiàn)了一個拐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對法正既給足了面子,又使他感受到自己必須適可而止的威壓。這種管理拐點的魅力就在于要使管理對象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而個人的過失上級并非不知。利用管理的反差促使當事人猛醒,頗符合相當一部分國人的心態(tài)。在管理中碰到關鍵員工在工作中自行其是,不防巧妙地在他面前展示這樣的拐點,“知其雄,守其雌;知其黑,守其白;知其榮,守其辱”,使他能夠自重自斂。這樣既不妨礙既定規(guī)則的深入推行,又可以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在執(zhí)行博弈的慣性中尋求破局管理中的拐點并非只是雕蟲小技,小打小鬧,有時也事關戰(zhàn)略決策,表現(xiàn)為重大政策走向的調整。與局部拐點虛虛實實不同,政策走向的調整來不得半點含糊。在以往管理舉措的執(zhí)行博弈形成一種定勢時,拐點可能就是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起點。所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其實就是要建立拐點尋求破局??酌鞒啥际┓ㄕ沁@樣做的。
在圖川的過程中,益州既定,劉備十分高興,在成都分賜諸官,犒賞軍士。在此之前,劉璋父子在蜀已經經營了二十余年,劉備取而代之,得到蜀人的認可,取得民心是當務之急,所以他采納了趙云的建議,與民休息,令百姓安居復業(yè),同時使諸葛軍師擬定治國條例。諸葛亮早先為劉備策劃的優(yōu)勢理念是所謂的“人和”,按照這樣的設想,治蜀方略應當彰顯劉備的德政,以寬大為懷。出人意料的是,諸葛亮頒布了一系列嚴格的法令,下了一副猛藥,招來了不少人的怨恨。在蜀人尚未歸心之際,曹操又攻占了漢中,益州震動。這時諸葛亮仍然實行“嚴刑峻法”。法正非常不理解,跑來勸他:“昔高祖約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軍師寬刑省法,以慰民望?!敝T葛亮便給法正講了其中的道理:必須讓人們看到政策的拐點,改弦更張,才能出現(xiàn)新局面。
諸葛亮并非不知道“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的古訓,問題在于,此前的劉璋力圖以恩德施惠于百姓,把恩德與寬縱軟弱混同在一起。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得寸進尺已經成為一種潛規(guī)則。沿著這種慣性走下去,道德底線被突破在所難免。與其與這種潛規(guī)則博弈,不如跳出這種游戲,制定更為規(guī)范的牌理??酌鲗Ψㄕf:“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萬民皆怨,故高祖以寬仁得之。今劉璋暗弱,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殘;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并濟,上下有節(jié)。為治之道,于斯著矣?!蹦且馑季褪钦f要善于利用管理的政策拐點,以此擺脫在執(zhí)行過程中用各種對策進行博弈的慣性。管理大氣候的拐點出現(xiàn),果然使蜀人感到老套路行不通了,不僅法正拜服,四十一州地面并皆平定,自此政通人和。
由此看來,盡管人們通常把德治視為更高境界,但是作為一種方法,它與法治并無高下之分,諸葛亮當然不會為沽名釣譽所動。的確,即使是真理,再往前多走一步就會成為謬誤;在管理中執(zhí)行博弈積重難返,即使不是原定方略的錯,也要敢于否定過去,以大膽昭示拐點而獲得新的生機。
在理所當然的造勢中伺機阻擊
管理拐點不僅可以示之于內,也可以示之于外。示之于外的拐點是要造勢,一旦達到某種效果,便及時加以充分利用,從而實現(xiàn)預期的目的。諸葛亮在鞏固兩川,初次出師中原時,智取安定就是得益于營造出一個“救主”拐點,使得安定太守崔諒不能不為之所動,從而在調動對手的過程中擊中其軟肋。
諸葛亮率軍伐魏,魏主曹睿命夏侯駙馬為都督拒之。夏侯駙馬缺乏實戰(zhàn)經驗,在與趙云對陣時大敗,逃到南安城后,緊閉城門,驅兵守御。蜀將關興、張苞、趙云三面圍住南安,強攻不下。諸葛亮于是決計圍點打援,鎖定了南安以北的安定郡。
安定太守崔諒得知當朝駙馬被困南安,作為屬臣理當馳援,但是面對蜀兵壓境,不敢貿然行動。正在猶豫之際,有一個自稱是夏侯都督帳下心腹將的裴緒前來送信:“今奉都督將令,特來求救于天水、安定二郡。南安甚急,每日城上縱火為號,專望二郡救兵……差某殺出重圍,來此告急?!贝拚徲行┎恍?,來人便從貼身處取出一封信,對崔諒說,“都督將令在此,軍情緊急,我還要攜往天水調兵,快給我換一匹馬即刻趕去?!眮砣俗吆?,崔諒便點軍馬約四千準備動身,過了兩天,又有探馬來報,說天水太守已起兵救援南安,催安定早早接應。崔諒不敢怠慢,只留文官守城,提兵向南安進發(fā)。離南安尚有五十余里,遙見火光沖天,以為那是駙馬的接應信號,加快了前進速度,忽聞前后喊聲大震,原來中了蜀將埋伏。崔諒只身逃向安定,不料安定早已被蜀將乘虛攻占。
這就是諸葛亮精心設計的“救主”拐點:那個裴緒是由蜀兵裝扮的,所謂南安每日城上縱火為號,是諸葛亮安排圍城的蜀兵堆放的,后來那個報馬也是蜀兵裝扮的。路上的伏擊與攻占安定的軍馬,諸葛亮早已調撥停當。毫無疑問,伺機狙擊要出敵不意,但是當初的造勢卻在情理之中。諸葛亮的造勢正是對手希望出現(xiàn)的一個轉折點,一旦敵手采取相應的措施,或者予以狙擊,或者乘虛而入,都在其因勢利導之中。在企業(yè)管理中,對于拐點的造勢,不僅可以利用從眾心理在金融市場上做多做空,還可以誘使競爭對手入局以便實施“狙擊”,也可以向客戶營造消費拐點以便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