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運用多媒體?要建立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離不開人的因素。而教師和學生則是課堂進行的主要關系,包括師生之間的角色和人際關系。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使師生關系得到質的改善和提高,使學生在一種寬松、平等的氣氛中快樂的學習語文。 今天,樸新小編給大家?guī)碚Z文教學方法。 ?
語文運用多媒體教學一 ?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
通過制作多媒體教學軟件,還可以將各種不同的信息,如數據、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有機集成在一起,進而展示事物的本質特征與內在聯(lián)系,使抽象的圖形、數字,呆板的文字,變成賞心悅目的畫面,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創(chuàng)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
教學時我們可以利用實物投影儀等多種教育技術,使學生真實地看到作者在文中所狀之物,所寫之景,如美麗的圓明園、壯麗的長江三峽、筆陡的華山、汶川大地震的感人場面等等,讓學生從視覺、聽覺上全方位的感受。這種對照學習,無疑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形色共現(xiàn),聲情并茂,能取得比傳統(tǒng)教學手段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習慣 ?
電化教學已成為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課前導入、精讀欣賞、重難點突破還是討論探究,時時都可以見到多媒體技術的身影。從簡單的圖片展示、視聽效果、到精美的CAI課件制作,使我們的課堂愈來愈豐富多樣、異彩紛呈,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過程。但是,所有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多媒體技術僅僅還是教師手中的指揮棒,局限于教的范圍。學生依據事先設計好的程序被動的去接受、理解、認知。如果媒體容量偏大或教師處理失當,學生將處于更加被動的不利地位。 ?
然而,如果把信息技術這一有力武器交給學生,讓學生置身于網絡環(huán)境中,學生失去了教師這根“拐杖”,必然得打破原有的學習方法和時間安排,放開手腳,自己去針對問題,解決疑問,尋找答案。學生必然能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打破被動學習的局面,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
所以現(xiàn)在我經常要求學生課前收集資料,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了解課文背景、人物生平、收集格言警句、課文相關知識延伸和補充、探究質疑課文、研究討論解決問題等等。當學生面對計算機時,信息技術已不僅僅是一種工具,而是學生自主參與,需要動手實踐、動腦思考的嶄新的學習方式,必將對學生自主研究性學習和將來的終身學習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 如果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獲取、選擇、加工信息的能力,就如同找到了“阿里巴巴的寶藏”,從中汲取到無盡的智慧營養(yǎng)。 ?
語文運用多媒體教學二 ?
運用多媒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優(yōu)化課堂 ?
課堂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是緊扣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給我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將抽象、概括的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具體的可感的東西,使文字與客觀事物之間建立了聯(lián)系,化抽象為形象,化概括為具體,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突出重點、分化難點,化難為易,逐步解決問題。 ?
例如,在教學《江上魚者》一詩時,學生對“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中的“出沒”不大理解,而“出沒”又是全詩中的重點,也是理解的難點。如果不能正確理解“出沒”的意思,學生就無法體會漁者捕魚時的危險,更體會不到詩人對漁民的同情。因此,我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動畫幫助學生理解。首先在屏幕展現(xiàn)波濤洶涌的江面上,一只小漁船一會兒被大浪掀出水面,一會兒又被卷入波谷的畫面。然后當小船露出水面時,畫面停止,讓學生說說小船怎樣了?從而理解“出”;當小船被波浪淹沒時,畫面再次靜止,讓學生說說小船又怎樣了?在理解“沒”。這樣,學生不僅輕而易舉的理解了“出沒”的意思,還從中體會到了漁民的艱辛。
運用多媒體教學,加強合作學習,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
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啟發(fā)學生進行交互學習,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以合作的方式自主學習,獲得新知識,并利用相關的資源開拓視野,自主探究,不斷發(fā)展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活動中,應改變過去教學內容主要來自于教科書的單一狀況,強調培養(yǎng)學生從其他資源中獲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組、創(chuàng)造教學內容的能力,養(yǎng)成學生從網絡獲取資源的能力和習慣,讓學生實踐操作,通過自由的集體協(xié)作探究,提高合作努力。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總是把目光牢牢地盯死在書本上,認為唯有讀課本才算是學習。 ?
而現(xiàn)在的教學,為學生開辟了無限廣闊的學習空間,因此讓學生組成合作學習小組通過自主實踐和探究,既是新課學習內容的運用和鞏固,又是新課學習內容的補充和擴展。所以實踐操作,自由探究,是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梢愿鶕榷ǖ慕虒W目標,結合新學內容,讓學生進行趣味作業(yè),動手、動腦,很有興趣地輕輕松松地完成作業(yè),鞏固知識,提高能力。還可以留給時間讓學生圍繞課上學習的內容,自由地在搜集其它相關資料,拓展課堂所學知識。 ?
語文運用多媒體教學三 ?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
計算機多媒體能模擬仿真,化抽象為形象,將學生帶進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感官接受刺激,發(fā)展思維能力,加深對事物的理解,大大減輕了學生認識的難度,變難為易。計算機多媒體教學還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延伸和拓寬教學時空,通過圖像、聲音、色彩和動畫,傳遞教學信息,解決了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學難點,使學習內容變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培養(yǎng)并發(fā)展了學生獲得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多媒體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交流、操作和評價的機會,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收獲,變過去的被動聽講為主動參與和實際操作實踐,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良好品質。同時促進了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創(chuàng)造等能力的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多媒體的技術應用的同時也大大的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大大的提高了課堂效率。 ?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進行語文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老師教得生動活潑,達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樂的目的。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已經逐漸成為教師的自覺行為,我們完全相信,在轟轟烈烈的語文教學改革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將以其它教學手段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已逐步走進課堂,對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
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
教師教讀一首詩歌時,其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單憑文字是很難再現(xiàn)的。只有借助美術、音樂等多媒體手段才能使學生直接感受到其中的美。如教《沁園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兩首詩詞,用美術可以展示我國北方美麗而奇寒的雪域風光,詩中的實景和虛景、動景和靜景、遠景和近景均能以流動的畫片一一展現(xiàn);用音樂還能表達兩位不同時代詩人的不同胸襟,同時詩中豪邁、惆悵的情調,也能以此一一抒發(fā)出來,讓學生得到審美的享受。 ?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講,學生的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fā)現(xiàn)兩種。在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xiàn)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發(fā)現(xiàn)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xiàn)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彼此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傳統(tǒng)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忽略了發(fā)現(xiàn)和探究,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壓抑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影響了學生思維和智力的發(fā)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學習狀態(tài),把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強調發(fā)現(xiàn)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滲透多媒體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