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網合作機構>

東莞設計培訓網

歡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9:00-21:00

位置:學校資訊 > 漢服:襦裙的簡易裁法(二) - MM - *服裝網

漢服:襦裙的簡易裁法(二) - MM - *服裝網

日期:2006-04-17 00:00:00     瀏覽:343    來源:東莞設計培訓網
  二、裙的裁法

  漢服傳統(tǒng)的裙是圍合式的裙子,裙由數幅裙片拼成,上接裙腰。裙腰兩側有系帶(如圖(6)。裙片的數目不固定,因為古代布幅窄,裙片的數目越多,裙圍與裙擺的幅度才會越大。漢代裙式僅四幅,唐代一般為六幅,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明末多用八幅、十幅?,F代的布幅寬,可以增大裙片的面積而減少裙片的數目,現代圍合式裙子的裙片數一般為3~4片,但從傳統(tǒng)的繼承上來說,做漢式裙*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裙片數,如6、8、10、12片等。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下面介紹裙片的裁法。這里介紹的裙片裁法為剪開法(借鑒現代裁剪法,非傳統(tǒng)方法,個人覺得這種方法比較方便),須做紙樣,不能直接用布料裁。

  步驟一:開剪前先掌握以下數據:腰圍(或上胸圍/下胸圍)、裙圍、裙長。

  腰圍(或上胸圍/下胸圍):需要哪一個數據視基本款式而定。裙的穿法有胸上束、胸下束、束腰。應根據穿法的不同量出上胸圍、下胸圍、腰圍的數據。

  裙圍:=腰圍(或上胸圍/下胸圍)×1.5~2倍+褶量+裙左右側增加的止口量(2~4CM)。其中倍數根據個人的行走習慣和布料的重量決定,走路時步伐越大,裙圍的倍數就要越大,布料的垂感越好,手感越重,裙圍的倍數則可略小些,但不能小于1.5倍,否則有會有走光的危險。褶量大小決定裙子褶裥的數量與大小,褶裥的方法有百褶、抽褶等,這里不詳述。但要注意褶的數量與大小要根據布料的厚薄與人的體型來決定,因為褶裥會增加裙上部的體積感,所以厚的布料不宜做太多太大的褶,體型比較豐滿的人也要注意只做適量的褶裥(適量的褶裥可以起到掩飾體形的作用,不過若布料較硬并且裙下擺較大能形成較多的波浪,也可不要褶裥)。

  裙長:由款式決定。但裙長下方須到腳踝處,若裙長過短,露出襪口或小腿都是不雅觀的。

分頁: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