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了解了學前期兒童面臨的心理特點的變化,怎樣去引導、教育好呢?這個時候正確的方法會在兒童前期的心理道路上做一下鋪墊。那么,如何進行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呢?
?
?
首先,要正確對待學齡前兒童好動的特性(模仿大人的活動),應當將其視為正?,F象,因此期兒童大腦興奮過程占優(yōu)勢,易興奮、激動和喧鬧,要求他們較久地靜坐不動或較長時間注意力集中是困難的,所以,決不能刻意限制兒童的活動。
?
其次,由于此期兒童活動能力和范圍加大,希望獨立做一些事情。大人如進行干預,就會遭到拒絕或哭鬧以示反抗。這是一種自我意志的表現,在心理上稱為*反抗期。這種獨立性的表現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反抗心理越強的幼兒長大后,意志往往越堅強。所以,作為父母應因勢利導、注意保護、指導這種品質的發(fā)展,不可強加壓制、譏諷,當然也不能過分保護。同時,也正由于學前兒童知識經驗的貧乏和言語的不夠發(fā)展,兒童還不能經常有意地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行動,一般心理過程都帶有很大的隨意性,他的心理活動也帶有很大的不穩(wěn)定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學前兒童還是受外界印象的調節(jié)支配的,他很容易受外界新穎的事物的吸引而改變自己的心理活動,有目的有系統的獨立思考能力很差。當然,在整個學前時期內,在教育影響下,這種特點正在逐漸發(fā)生改變。一般說來,從中班開始,特別是到了大班的時候,兒童的各種心理過程的隨意性和穩(wěn)定性都在不斷地增長著。學前兒童心理過程的隨意性和穩(wěn)定性的不斷增長,就為兒童進入學校學習準備了重要條件。
?
再次,我們也會看到,學前兒童的能力還是非常有限的,他還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動,他的知識經驗還非常缺乏,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服從于比較遠大的目的。因此,就在兒童渴望獨立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這種新的需要跟從事獨立活動的經驗及能力水平之間產生了重大的矛盾。這是學前期兒童心理上的主要矛盾。而游戲活動就是解決這一矛盾的主要活動形式,在游戲活動中,兒童心理的主要矛盾逐步得到解決,從而也就推動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fā)展。這是學前兒童的一個重要特點。要注意放手讓兒童游戲。游戲是此期兒童的基本活動,是促進其認識、情感、意志和個性品質迅速發(fā)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其生理和心理需要。所以,家長、幼教人員對兒童這方面的活動只能鼓勵、不能壓制,并應為其游戲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
*,父母師長要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此期兒童可塑性很大,且個性處于形成過程,情緒很不穩(wěn)定,易受外界影響。所以,父母師長要注意給孩子起良好的表率,從而使兒童的模仿放大效應朝著良好的方面發(fā)展。父母師長們要用良好的人格,使兒童潛移默化。否則教育不當,或自身行為不檢點,都可能造成兒童出現不良行為甚至病態(tài)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