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的聯系林老師告訴你具體事宜電話微信同步:一五二00二七五七五八
氣既然是機體內在的一種活動功能,那么還要審辨什么呢?關鍵也就在這里。張氏《類經》上說:"用針之道,以氣為主,知虛知實,方可無誤。"就是說通過針刺來辨別審察機體內在的抗病機能,是旺盛充實的呢?還是虛弱衰減的。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呢?還是反常的病態(tài)反應呢……等,必先將這些隱伏的病理,洞察無余,了然于胸中之后,才能達到"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目的。
那么怎樣才能知道是正氣呢?又怎樣才能識別是邪氣呢?《靈樞.終始篇》:"邪氣來也緊而急,谷氣來也徐而和氣來也徐而和。"前者是當針刺入機休后,由于病邪的侵襲,而使針下感到過于緊急,這種現象即為之"邪氣",無疑是病態(tài)反應。而后者感到針下徐徐而和緩的,乃是正常生理機能的反應,也就是所說"谷氣。"《內經知要》上說:"精氣即正氣,乃谷氣所化之精微。"《靈樞.終始》上又說:"所謂谷氣至者,已補而實,已瀉而虛。"因此我們在臨床上,就必須分清邪正虛實,審辨寒熱。這樣才不致犯《素問.離合真邪》上所說的"奪人正氣,以從為逆,榮衛(wèi)散亂,真氣已失,邪獨內著,絕人長命,予人夭殃"等錯誤。所以用針之時,必須審慎而詳辨之。
三、如何辨氣
既然了解了氣是一種生理功能現象,或病理反應,因而也就有邪正之分,虛實寒熱之別,更由于病因的不同,所以在機體內也就產生不同的反應?!端貑?/span>.離合真邪論篇》上說:"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署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隆起。夫邪之入于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虛邪因而入客,亦如經水之得風也。"這正是祖國醫(y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的道理,如天氣溫暖和平的時候,則經水之氣安靜,假如天寒地凍,人被寒耶所侵,則血氣凝泣不暢,如天署地熱,人被熱邪所乘,則氣血沸騰而漾溢,如果天氣忽然發(fā)生暴風的時候,人被虛風之邪所侵,則經脈就像波浪的涌起。這些不同的病理現象,在針刺時的反應上,也各不相同。
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因此就必須分析詳辨之后,根據著不同的病理反應,給以不同的刺激手法-補瀉。補瀉簡題,因限于本文主題的范圍,不多涉及。今將辨氣的具休原則方法,分述于下:
1.正氣
正氣即"谷氣",或日"真氣",亦稱"精氣。"當下針之后感到針下不緊不松,不吸不頂,不急不澀,乃徐徐而和緩如棉。即所謂"谷氣來也徐而和",此經氣來復之象?!端貑?離合真邪》篇上說:"真氣者,經氣也…瀉之則真氣,脫則不復,邪氣復至,其病益觸。"當此之際,一補即實,一瀉即虛。陸淵雷《傷寒今釋》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