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網(wǎng)合作機構(gòu) > 培訓(xùn)機構(gòu) >

天才領(lǐng)路者

歡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國統(tǒng)一學(xué)習(xí)專線 9:00-21:00

位置:培訓(xùn)問答 > 三國名人的書法你知道多少

三國名人的書法你知道多少

日期:2019-08-28 11:25:56     瀏覽:522    來源:天才領(lǐng)路者
核心提示: 滾滾*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時期,群雄并起,逐鹿天下。難得的是,那個時代的書法成就也是頗為可觀的,既有*書法史上的大名家,也有玩票性質(zhì)的業(yè)余愛好者,更為驚訝的是,有些我們所熟悉的三國名人,竟然也精于此道。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時期,群雄并起,逐鹿天下。難得的是,那個時代的書法成就也是頗為可觀的,既有*書法史上的大名家,也有玩票性質(zhì)的業(yè)余愛好者,更為驚訝的是,有些我們所熟悉的三國名人,竟然也精于此道。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   曹操詩文華蓋天下,而他的書法卻十分罕見?,F(xiàn)留存于世的只有兩個字——“袞雪”。   相傳,漢建安24年(公元219年),曹操駐兵漢中褒谷口運籌國事,見褒河流水洶涌而下,撞石飛花,揮筆題寫“袞雪”二字,隨從提醒:“袞字缺水三點”。曹操撫掌大笑:“一河流水,豈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談。后刻于河中巨石上流傳至今。   這兩個字近篆而非,屬隸又違,行筆縱放不羈,確有波濤澎湃之勢。從書法藝術(shù)上來評判,“袞”字一撇一捺挑起浪花,頗有動態(tài)之感;“雪”字安逸靜謐,則有靜態(tài)質(zhì)感,形神兼具,寄寓了書家撥亂反正的雄心與豪情。其書法除展示出與《曹全碑》同時代字跡娟秀清麗的特征外,更顯出少有的一種雄渾遒勁、動靜有致的浩然英雄之氣!   清人羅秀書見此字后嘆道:“昔人比魏武為獅子,言其性好動也。今見其書如此,如見其人矣!”   該摩崖原刻在漢中石門南約半里的褒河水中的一巨石上,右行橫書,字徑四十五厘米。1967年因修路建水壩,而今,“滾雪”景象可再也看不到了,惟有“袞雪”刻石仍藏在陜西漢中博物館。   諸葛亮:被丞相耽誤的書法家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fā)明家。   在我們的印象中,諸葛亮是三國里了不起的軍師。打得了仗、治得了國、發(fā)明了“木牛流馬”、“諸葛連弩”、“孔明燈”、“孔明鎖”……但沒聽說過他書法好?。恐T葛亮和李白應(yīng)該屬于一類人,李白是“書為詩名所掩”(*傳世有《上陽臺帖》),諸葛亮是被“丞相”耽誤的書法家。   趙孟頫《諸葛亮像》局部   《宣和書譜》在提到諸葛亮?xí)r,說他“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跡必珍玩之”。書法水平高到《宣和書譜》在列數(shù)歷代擅長草書的書法家時,把諸葛亮當(dāng)作蜀國的*代表,和張芝、張旭、懷素并列。   “自漢晉宋以還,以草書得名者為多。姑以流傳于今者……漢得張芝,蜀得諸葛亮……唐得張顛、釋懷素……”——《宣和書譜》   《度德帖》:孤不度德量力,欲俟義于天下,而措術(shù)淺短,遂至昌蹶,然至于今日,志猶不息,君謂計將安出?   《亮曰帖》:亮曰,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故能克紹,以弱為強。今日擁百萬之眾,恊挾天子而令諸侯,誠能不可與爭。   被歸在諸葛亮名下的作品并不多,《淳化閣帖》中的《度德帖》《亮曰帖》,被米芾判定為“并諸葛亮?xí)?。流傳有序、較為可信的,只有《遠(yuǎn)涉帖》。   相傳,《遠(yuǎn)涉帖》為王羲之臨摹諸葛亮所書,自北宋現(xiàn)世后歷來被奉若拱璧,《遠(yuǎn)涉帖》共二十七字,全文為:師徒遠(yuǎn)涉,道路甚艱;自及褒斜,幸皆無恙。使回,馳此,不復(fù)云云。亮頓首。   諸葛亮《遠(yuǎn)涉帖》   從《遠(yuǎn)涉帖》的內(nèi)容來看,它并不是一封簡單的信,而是諸葛亮在年初揮兵北上出征時,給后方報平安的戰(zhàn)報。這封戰(zhàn)報的關(guān)鍵信息為:“大軍長途跋涉,道路艱險,幸好進入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嶺的山間大道)后一切都平安無虞”。   熟悉歷史的朋友應(yīng)該知道,諸葛亮從公元228年開始曾經(jīng)五次北伐、六出祁山,但率大軍過褒斜道北上伐魏只有公元234年那一次,因為這是諸葛亮*一次北伐的時間。   褒斜古棧道   整體來看,《遠(yuǎn)涉帖》只是一封尺寸不大的短箋,但字體并不顯得緊縮。反而因為結(jié)體寬松、內(nèi)部空白多,有一種進退從容的氣度,倒是與諸葛亮“萬事皆在掌控之中”的氣勢相和。   全文是章草筆體,間有隸書神韻,筆力纖秀,內(nèi)斂淡雅,不沾一絲躁氣,所謂“乾坤清氣得來難”,便是這個道理。*落款三個字中,“亮”是工工整整的楷體,在通篇草書的襯托下,格外引人注目,這應(yīng)該是為了表示對收信人的尊重?!邦D首”兩個字則是一筆而下,完全擺脫了章草“字字獨立”的樣式。   收信人究竟是誰?諸葛亮為何如此尊重?   沒有“臣”這樣的字眼,應(yīng)該不是寫給劉禪的。而且在*古代書信禮儀里,“頓首”兩個字是平級之間的尊稱,所以說這個人與諸葛亮平輩,但又比他地位尊貴。有學(xué)者猜測,收信人應(yīng)該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   諸葛瑾   諸葛亮46歲才生了兒子,古人最怕“無后”,所以在這之前,諸葛瑾就把自己的兒子諸葛喬過繼給了弟弟。在這場戰(zhàn)爭中,諸葛亮帶著過繼來的兒子上了戰(zhàn)場,怕人家親爹在后方太擔(dān)心,就寫了封信報平安。他不知道的是,這份平安也維持不了多久了。這一年的10月北伐再次失敗,諸葛亮病死五丈原。   司馬懿:書如其人,詭異多變   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在三國歷史長河中,司馬懿是可與孔明匹敵的對手,可見權(quán)謀水平不一般。那他的書法水平如何呢?   司馬懿 《阿史病轉(zhuǎn)差帖》   釋文1:之白。阿史病轉(zhuǎn)差未。皆外曹尚患。之白。書法。   釋文2:之白。阿史病轉(zhuǎn)差未。皆列曹尚書。之白。書法(《淳化閣帖》肅府本)   釋文3:之白阿史病轉(zhuǎn)差未皆外曹尚書云得書法(《全晉文》)   原帖大意是:司馬懿我向你稟報,現(xiàn)在有病,交給我的差事,未能完成,全部資料都放在曹尚書那里,特書寫此條,向你稟報。   司馬懿《阿史病轉(zhuǎn)差帖》為章草書,計十七字,據(jù)考證是魏正始八年(247年)司馬懿裝病時給皇帝曹芳的一張便條,為司馬懿*傳世書法,刻入宋太宗《淳化閣帖》中。   此帖亦為臨習(xí)草書的較好范本,筆畫干凈利落,毫無拖泥帶水之感,其鋒芒盡藏,遒勁有力。尤其“之”、“白”等字,皆在帖中重復(fù)出現(xiàn),而無一形狀相同,詭異多變,“書如其人否?”   鐘繇:三國*流書法家   鐘繇(yáo,一作yóu),字元常,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力命表》   去年熱播的電視劇《軍事聯(lián)盟之大軍師司馬懿》中,鐘繇的兒子評論當(dāng)世三位“隱而不爭,實為爭”的人物,首位是荀彧,再次就是其父鐘繇。當(dāng)時鐘繇說“論權(quán)謀,他不敢稱第二。如果是書法,那倒是沒有問題”。   《墓田丙舍帖》   鐘繇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兼工,張懷瓘《書斷》說:“元常真書絕世,乃過于師,剮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余。秦、漢以來,一人而已?!?#13;   鐘繇 《宣示表》   真的是一人而已!鐘繇最擅長的是楷書,特別是小楷,《宣示表》就是他的代表作。   蔡邕:創(chuàng)立飛白書,爽爽有神力   該劇中還展示了一人物的不凡書法,即蔡邕(yōng)。不論是《曹娥碑》猜字謎,還是司馬防忍痛割愛,取出寶貴的蔡邕碑文,讓司馬懿贈送給鐘繇。我們來看看鐘繇得到蔡邕碑文欣喜的表情就知道了。   那蔡邕是何許人物?居然能讓三國*流書法家欣喜若狂。   蔡邕(yōng),字伯喈。東漢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除通經(jīng)史,善辭賦等文學(xué)外,書法亦精,尤以隸書造詣最深,名望*,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   《熹平石經(jīng)》   靈帝命工修理鴻都門(東漢時稱皇家藏書之所為鴻都),工匠用掃白粉的帚在墻上寫字,蔡邕從中受到啟發(fā)而創(chuàng)造了“飛白書”。這種書體,筆畫中絲絲露白,似用枯筆寫成,為一種獨特的書體,對后世影響甚大。唐張懷瓘《書斷》評蔡邕飛白書“妙有絕倫,動合神功”。   《熹平石經(jīng)》拓印   熹平四年(175年),蔡邕有感于經(jīng)籍距圣人著述的時間久遠(yuǎn),文字錯誤多,被俗儒牽強附會,貽誤學(xué)子。于是奏請正定《六經(jīng)》的文字。   《熹平石經(jīng)》拓印   靈帝予以批準(zhǔn),蔡邕即用紅筆親自寫在碑上,讓工人刻好立在太學(xué)的門外,這就是*部石經(jīng)——“熹平石經(jīng)”(又稱漢石經(jīng)、一體石經(jīng))。后來的儒者學(xué)生,都以此為標(biāo)準(zhǔn)經(jīng)文。   蔡文姬: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晉時避司馬昭諱,改字文姬,東漢大文學(xué)家蔡邕的女兒,是*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xué)家。她的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因受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蔡文姬自幼熟讀經(jīng)史,博學(xué)有才辯,雅工書道,筆法得其父真?zhèn)?。幾?jīng)戰(zhàn)亂,被曹操贖回后,并在其鼓勵下,憑記憶用楷書和行書,書寫古籍四百余卷,文無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也為保存古代文化做了一件好事。從此,“文姬歸漢”便在歷史上傳為美談。   可以看出,蔡文姬的書法功力相當(dāng)深厚,她的每筆每畫,均包含了力、情、意、精、氣、神、勢、趣、韻等多種文化審美內(nèi)涵構(gòu)成的質(zhì)地要求,既講求法度,嚴(yán)謹(jǐn)認(rèn)真,又奔放灑脫,俊逸灑脫,磅礴大氣,無不讓人心曠神怡,可用“飄若浮云,矯若驚龍。鐵書銀鉤,冠絕古今”來贊之。   梁鵠:八分書大家,曹操的*   梁鵠是八分書的大家,八分書是隸書的一種,人們把帶有明顯波磔特征的隸書稱為"八分書"。亦稱"分書"或"分隸"。漢末魏晉之際,"八分"這個名稱才在典籍中出現(xiàn)。梁鵠的這一成就,來自于一次“偷竊”。   東漢時期,漢靈帝劉宏愛好辭賦書畫,下詔征天下工書者入鴻都門學(xué)(設(shè)立在洛陽皇宮鴻都門內(nèi)的學(xué)府),梁鵠與師宜官同被召入。從此,他倆便成了同門,可謂亦師亦友。   孔羨碑   師宜官好飲酒,經(jīng)常是一邊喝酒一邊在涂著白灰的字板上書寫。不過,為了使自己的書法保持一種神秘感,他從不輕易示人,常常是在寫過之后,就把的字板燒掉或?qū)⑸厦娴淖舟E抹去。梁鵠仰慕他的書法,很想臨摹學(xué)習(xí),便抓住師宜官飲酒揮毫的機會,在一旁為他添加字板。等到他喝醉了,就偷偷地將寫滿字還未來得及除去字跡的木板收藏起來,拿回去細(xì)心鉆研臨摹。   魏梁鵠書孔子廟碑   就這樣,梁鵠逐漸掌握了師宜官的書法技巧,書藝大有長進,因此被愛好書法的漢靈帝擢升為選部尚書,后遷幽州刺史。后來,漢末天下大亂,梁鵠先是投靠了劉表,后又歸于曹操。   孔子廟碑局部   曹操身邊雖然聚集天下書法英才,但他卻獨愛梁鵠書,常將梁鵠的書跡懸掛帳中,或是訂在壁間,慢慢觀賞,就連曹操宮中的題署多是出自梁鵠之手,可以說是“三千寵愛于一身”。   孔子廟碑局部   他的書法歷來廣受好評:梁瘐肩《書品論》將梁鵠、皇象、鐘繇、索靖等九人的八分書列為上品之下;唐李嗣真《后書品》又將是梁鵠書列為上中品;韋續(xù)《墨藪·九品書》將梁鵠書列入上上品;張玉灌《書斷》又將其列入妙品。   張飛:善草書,喜畫美人   張飛,涿郡人,字益德,從年輕的時候就跟關(guān)羽一起跟隨劉備,一起征戰(zhàn)天下,忠貞不二。著名的“桃園三結(jié)義”說的就是張飛、關(guān)羽、劉備三人結(jié)異姓兄弟的故事。   明人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中張飛的形象早已為人熟知,小說中寫道“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領(lǐng)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儼然一介赳赳武夫。街談巷議中,張飛也是莽漢的代言人,現(xiàn)實里若某人沖動不細(xì)心,便稱之“莽張飛”。   《八濛山銘》(傳)拓本   而據(jù)《三國志集解》等一些史料記載,張飛不僅擅長書法,還會吟詩作畫,素有才情。   《三國志》記載:當(dāng)年張飛以少勝多,把曹操名將張郃打得大敗。因勝利而喜悅,他當(dāng)即便以石代紙,以丈八蛇矛作筆,在八濛山石壁上鑿兩行隸書:“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于八濛,立馬勒銘?!奔春笫纻髡b的“八濛摩崖”,又叫“張飛立馬銘”。以示記功勉士兼羞曹軍。   《八濛山銘》(傳)拓本(疑為清代偽刻)   明代陳繼儒《太平清話》等書也有記載:“漢將軍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合于八蒙,立馬勒銘?!?#13;   那么,這塊有史有記的張飛所書的“立馬”石碑現(xiàn)在何處呢?如今在閬中市錦屏山碑林就有一塊。   《八濛山銘》(傳)拓本(疑為民國偽刻)

三國名人的書法你知道多少

  陸游青年時代曾有“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沖天之志,沒想到早在三國時代就有張飛替他真正做到了。元吳鎮(zhèn)《張翼德祠》詩作云:“關(guān)侯諷左氏,車騎更工書。文武趣雖別,古人嘗有余。橫矛思腕力,繇像恐難如?!眲浞Q帝之初,封張飛為“車騎將軍”,文中的“車騎”指的就是張飛,意思是張飛的書法很有造詣,連三國著名的書法家——魏國的鐘繇、吳國的皇像都比不上他。   在古代,書畫往往不分家。張飛不僅書法作品甚佳,而且還很愛畫畫,尤其喜歡畫美人。據(jù)明代卓爾昌編的《畫髓元詮》載:“張飛喜畫美人,善草書。”張飛的書法真跡尚有存世者,可惜的是張飛畫的真跡卻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這也是歷史的一個小小的遺憾。

免責(zé)聲明:本信息由用戶發(fā)布,本站不承擔(dān)本信息引起的任何交易及知識產(chǎn)權(quán)侵權(quán)的法律責(zé)任!

如果本頁不是您要找的課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