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練習瑜伽的時候,如何做到緊張與放松的平衡,這是常見的問題,在上瑜伽課的時候,也常常會碰上這樣的問題。 在瑜伽的練習中,緊張與放松是對立的,卻又是同時存在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平衡好他們二者,讓你的瑜伽練習達到好的效果。 我們在伸拉中,就會感覺到緊張,但是這種緊張是伸拉帶來的,而不是心理的緊張,更不是肌肉的緊張,伸拉中在有延伸的感覺,對于剛剛開始練習瑜伽的人來說,這需要一個過程,有時很難理解,隨著練習的增加,仔細地體會,慢慢就能明白和掌握。 在瑜伽的每個體式中,都會明確地指出該伸拉的部位,該放松的部位,注意力該如何集中,同時每個體式在終體位時都需要保持一段時間的,保持時,除了拉伸的部位是拉緊的,其他部位都是放松的。在做這些體式的時候,遵循它的要領(lǐng),不要為了達到效果,急于求成,就咬緊牙關(guān),費力扭曲,這是不對的。 全身緊張時,該練習的部位沒練習到,反而讓身體的肌肉結(jié)塊,長出難看的坨坨肉,肌肉的拉伸不是自經(jīng)特別費力的地去拉,而是在保持時,停留一段時間,自然的拉伸了肌肉。同時,不正確的練習很容易造成傷害,也達不到瑜伽練習的效果,有時反而會是反效果的。 練習的時候,要求放松的部位,一定要引導自己去放松,要面帶微笑,放松口腔,放松面部肌肉,對要求拉伸的部位盡量做到自己能夠承受的限度。練習瑜伽時,不會感覺有過多的體力消耗,他是自然的拉伸,在緊張中有放松。練習后,全身感覺很輕松,瑜伽練習和其他的運動練習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做完瑜伽練習如果覺得疲、累、不適,那么可能練習方法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