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為“士大夫畫”派的一大家,他的作畫可不用毛筆,有時用卷紙渲潑,有時甘蔗蓮梗揮抹。當興會已至,此輩文人腕下,簡直有一種魔力,無不可為之事,因為他們具有把握住基本韻律的本領(lǐng),此外的一切,都為氣韻的附庸。就是當代畫家中也有用手指作畫,有一人甚且能用舌卷動舐紙而作畫者。繪畫是以為文人學(xué)士陶情遣性,修養(yǎng)身心的娛樂,雖至今猶然。 這種游戲三昧的精神,即為畫中一種特質(zhì)的來源,這個特質(zhì)叫做“逸”。欲將這個逸字譯為英文,取其相近的意義,只好用Fugitiveness一個字(這個字在英文中的原義為浮浪性。),或許這個字能同時包括“浪漫性”和“隱逸精神”二種的意義,則它的意義就該很與逸字相近了。李白詩的特點就是這種活潑無掛慮的特性。這個逸,或是浮浪,或是幽隱的特性被視為士大夫畫的靈魂,而它是從游戲精神來的。仿佛道家精神,它是人類想擺脫這個勞形役性的俗世的努力,而獲得心情上的解放與自由…… 是以在南派的水墨山水和人物畫中,吾人必須認識其所受書法之影響。第*,你可以看出其敏捷有力而常含高度韻律的筆觸,從一枝松干的皴法你可以看出書法中旋曲線條的同樣原理。董其昌云:“畫樹之法,須專以轉(zhuǎn)折為主,每一動筆,便想轉(zhuǎn)折處,如寫字之于轉(zhuǎn)筆?!倍豸酥摃▌t云:“每作一,筆須有三頓折?!倍洳终f:“士人作畫,當以草隸奇字之法為之?!?#13; 又可以從怪石的多孔而波浪形的皴法看出一種所謂“飛白”的書體,這種書體系用墨沈較為干燥的毛筆寫的,每一筆的中間,露出許多白痕。又可以從糾曲的一枝枯樹看出蟲紐形的篆文的形體。這是趙孟頫告訴我們的秘訣。更進一步,空白地位的藝術(shù)的處置,亦為一重要書法原理,因為適宜的空白布置為書法之*要訣,如包慎伯所說:“章法為一大事,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令透風(fēng),常計白以當黑?!惫收路ㄟm當,不在墨守左右均齊之形式,如今日于右任之書法可以見之。字體的左右不平衡,無關(guān)乎宏旨,而結(jié)體章法布置失當為不可饒恕之過失,犯了這個毛病,便是充分證明他的書藝之未臻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