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古風小典故,帶你領略漢語的魅力 1.過猶不及 南朝梁武帝一日雅興大發(fā),與諸位大臣一起游山逛水。當大家盡興泛舟在煙雨朦朧的湖上時,一位大臣趁機拍馬說:“煙波浩渺,圣上親臨盛會,自有‘帝子降兮北渚’!” 梁武帝冷笑不已:“這是屈原的《九歌》里面的一句經典啊,下一句就是‘目眇眇兮愁予’,你莫不是借此笑話朕的眼睛吧”當即下令砍了這個可憐大臣的頭。原來,梁武帝是一個獨眼龍。 話說的太過,引出莫須有的文字獄,實在是比竇娥還冤。 2.先抑后揚 唐玄宗命太子會見安祿山,安祿山見了太子卻不肯下跪,唐玄宗知道后,怒斥安祿山為何不拜太子,安祿山說:“臣蕃人,不識朝儀,不知太子是何官?” 唐玄宗說:“太子是儲君,是要繼承朕江山之人。”安祿山又說:“臣愚蠢,只知陛下,不知太子,今當萬死!”后來安祿山不僅沒有被治罪,還備受玄宗恩寵。 一般的否定的話只能讓聽者不悅,然而安祿山這些話卻說得跌宕起伏,令聽者心里一緊一松,有如茅塞頓開般暢快。 3.獨具匠心 傳說第30代天師張繼先自幼聰穎過人,12歲應詔。宋徽宗問:“卿居龍虎山,曾見龍虎否?” 張繼先答:“居山,虎則常見,今日方睹龍顏。” 一般人的拍馬屁最多也就到張繼先這一層次了,可謂反應靈敏,機智過人。將一個普通的問題作出了一個獨具匠心的回答,起承轉合毫無澀感,讓人又驚又喜。 4.爐火純青 乾隆五壽,百官朝賀,可是乾隆都活了五十年了,身為皇帝,天底下有什么奇珍異寶他沒見過?什么恭維奉承他沒聽過? 因此,如何給皇上獻一個出彩的壽禮就成了大難題,只見紀曉嵐呈上兩個畫軸,卷開一看,上聯:四萬里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tǒng)四萬里。下聯:五十年圣壽,自前茲往,還有九千九百五十年。乾隆大喜,百官齊贊。 上聯暗指清朝西起蔥嶺,東瀕大海,北到外興安嶺,南至南海,縱橫四萬里,歷史上從沒有一個朝代版圖如此之大。下聯中乾隆五壽再加九千九百五十年,剛好一萬歲。 上聯“無疆”,下聯“萬歲”,恰好“萬壽無疆”!這一副對聯雖然極盡贊揚夸張,毫無掩飾,但寫的水平可謂是爐火純青,堪稱文藝界的模范。 5.八面玲瓏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諒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說著,便用帕試淚。 賈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來招我。你妹妹遠路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再休提前話?!边@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一見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歡,又是傷心,意忘記了老祖宗。該打,該打!” 王熙鳳先夸了客人林黛玉,又在暗中給足了自家迎探惜三人面子,當然,一切話語的最終指向,都是賈母,照顧到了現場所有的人,滴水不漏。最會說話就是這個道理:一朋友到我家做客,恰好那天我兒子帶女朋友回家。朋友說一句,這孩子跟他爸一樣,會挑!一句話夸了四個人! 6.春風化雨 一次,孫權見到諸葛恪(諸葛瑾之子),問他:“你爸和你叔(指諸葛亮)誰更牛?”諸葛恪想都沒想,應聲回答:“我爸?!?#13; 孫權納悶兒啊:“你叔叔在蜀漢大權獨攬,治理*政治清明,軍事上平定南蠻,做了那么多大事,你爹就是東吳一普通官員,你憑啥說你爸牛?” 諸葛?。骸拔野种涝摳l干?!?#13; 諸葛恪不但機智聰明,還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巴結王”。 之所以單列這一個是因為這個巴結的話算得上是頂級的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并沒有任何的直接褒獎,然而卻給了上位者*的肯定。